出發

在香港機場上飛機,乘坐土耳其航空,起飛時間23:15,直航到土耳其,不用轉機。途中吃了一餐晚餐及一餐早餐,有土耳其風味的飛機餐,味道也不錯。大約飛行了12小時,便到了土耳其最大城市,「伊斯坦堡」。

土耳其時間比香港慢6小時,所以到達時間大約是當地的早上5時。拿了行李,過了海關後;先去對換土耳其里拉,然後就先在機場逛一下,等旅行車來接我們。大約到了7:30就出發前往第一個地點—藍廟。

「伊斯坦堡」—藍廟

藍廟,又名藍色清真寺,正式名稱叫蘇丹阿密特清真寺;位於「伊斯坦堡」的「舊城區」,是在十七世紀,由鄂圖曼帝國君王,蘇丹阿密特一世所興建,是土耳其最有名的清真寺。從外面看,最突出的就是它的6支叫拜塔。相傳當年蘇丹要求建築師建造「黃金」的塔,但是建築師誤聽成「六」,所以建成的。但是由於叫拜塔的數目同時也代表清真寺的地位;而當時聖城「麥加」的大清真寺也同樣有六支叫拜塔,於是蘇丹就再造了一支叫拜塔送給「麥加」的大清真。

我們首先進入藍廟的內庭參觀,可以看到清真寺的建築特色,包括走廊、天花、門、文字、圖案等。同時那裡也有進入藍廟寺內的正門,不過只給穆斯林使用。過了一會,我們便離開內庭,進入寺內參觀。要進入清真寺內,衣著都有一定要求;男女都不可以暴露,鞋要脫下(有膠袋提供),女性要帶頭巾。

一開始看到藍廟的外貌時,完全不會明白為什麼是「藍」廟,石造的建築,外表是灰色的。其實叫做「藍」廟,是因為內部的牆身、柱身,都貼上了藍色的磁磚。寺內的空間很大,中間是供穆斯林祈禱的地方,遊客不可以進入。抬頭可以看到,由四根大柱所支撐的大圓頂和其它小圓頂。圓頂上繪畫了各種有伊斯蘭特色的圖案。除了圓頂,地上的地毯也是十分值得留意。那些地毯已經有過百年的歷史,但是還是十分整齊;因為地毯用了土耳其傳統的編織技術,使地毯十分結實耐用。

在藍廟參觀大約過50分鐘,便離開藍廟,在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前,先在藍廟前的空地照一下相,那裡是最佳的攝影點。可惜當天天氣不好,天色都灰灰的。

聖蘇菲亞大教堂

在藍廟的對面,就是聖蘇菲亞大教堂。聖蘇菲亞大教堂在多方面都是十分有價值的建築;在建築方面,聖蘇菲亞大教堂是現存拜占庭式建築的代表作。而內裡的柱、畫、裝飾、物品,也極具藝術價值。而最重要,是它在悠久的歷史中,所經歷由不同宗教,種族統治下,所留下來不同的歷史文化。

現在看到的聖蘇菲亞大教堂,已經有近1500的歷史,不過其實在更早時期,已經有大教堂的存在。不過因為大火而燒毀。在進入聖蘇菲亞大教堂前,就可以看到一些留下的大理石殘骸。聖蘇菲亞大教堂被燒毀後,在532年,由查士丁尼一世再建成現在的大教堂。

1453年,伊斯坦堡由鄂圖曼帝國統治,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將大教堂轉變為清真寺。還將原本的裝飾壁畫,用灰泥覆蓋。再加上一些伊斯蘭的建築,成為了現在的建築。直到1953年,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,聖蘇菲亞大教堂改成博物館;將灰泥清理,進行修復,對外開放參觀。

進入大教堂,中間就是教堂的中心主殿,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同時可以看到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裝飾。然後可以到上層,看更多的壁畫;還有各種的柱,圓頂等建築特色。過了一小時多,便離開了。

地下水道

跟著步行不到數分鐘,就到地下水道的入口。地下水道,又叫地下宮殿,其實是古老的蓄水池,水抽到地上再由引水道(水道橋),供水給人們使用。

地下水道內最明顯的就是那366根支柱,水道內有行人路可以走一圈,不過少心地面很滑。366根支柱中,有2根是美杜莎頭像的柱;傳說美杜莎是蛇髮女妖,看到她的眼睛就會石化,變成石像。這裡把頭倒放,就是防止人們看到她變成石像。另外,還有1根特別的柱,叫淚柱,柱上刻有很多的眼睛,還會流淚(其實是地下濕度太高了)。

古羅馬賽馬場遺址

離開地下水道,步行也是不到數分鐘,就到了古羅馬賽馬場遺址。賽馬場現在已變成就廣埸,而跑道就是行人路。古羅馬時期,主要是用來比賽馬車。而中間有3支柱/碑,就代表了當時古羅馬的強盛。

吃午餐、坐車、坐船、「加立加里」吃晚餐

上午的行程很密,不過景點都集中在一起,不用坐車就到達,所以時間還算充足。

跟著就去吃午餐了,午餐在當地的餐廳吃,有沙律,湯,跟雞肉飯。不是什麼特別的食品,不過也很有當地味道(不過這個"味道"之後就常常出現了…)。

吃飽了就要坐長程車了去「加立加里」,中間有休息站,吃一下,行一下,再上車。直到到了汽車碼頭,就連車一起上船,橫過達但尼海峽。船上也有小吃店,吃飽就下船;然彼再坐一會車就到酒店了。

來到「加立加里」,全程大約用了六小時多;到了酒店已經是晚餐的時間了。晚餐是酒店的自助餐,食物的種類很多,質素也不錯;土耳其的麵包不錯吃的、甜品有很多種,不過是很甜的。

吃飽就去睡了。

第1,2天~香港到土耳其,藍廟、聖蘇菲亞大教堂、地下水道、古羅馬賽馬場遺址